守护儿童,远离火灾,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肩负起的责任。儿童是国家的未来,是家庭的希望,他们的安全与健康,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。然而,火灾作为一种无情的灾害,它的威胁如同潜伏的猛兽,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加强儿童防火安全教育,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生活环境。
1、病例分享
3岁吴小宝于家中不慎点燃沙发,发现时屋内浓烟滚滚,令人窒息,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。患儿已昏迷倒地,口鼻可见大量烟灰炭末附着,立即转移至室外,仍呼之不应,由我科出诊医师急诊接入我科。入科后,立即予以吸氧,急诊完善胸部CT,并联系儿童呼吸内镜室予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+肺泡灌洗术。
镜下可见气管粘膜红肿,有较多黑色炭末样物质附着,各支气管黏膜粗糙、肿胀,部分有剥脱。
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及右肺显示斑片状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,部分病变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。
结合镜下、胸部CT以及患儿临床表现,考虑诊断:气道梗阻,烟雾吸入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smoke inhalation indu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,SI-ARDS),重度损伤;患儿病情危重,立即予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、预防感染、抗炎、解除气道痉挛、抗氧化等脏器保护及对症支持治疗。
2、定义与诊断
2.1 定义
SI-ARDS是指吸入各种可燃物质所产生烟雾而导致的ARDS。由于致伤环境的特殊性及致伤因素的复杂性,SI-ARDS与其他因素导致的ARDS存在差异,包括大量烟雾颗粒在肺部沉积,刺激性气体导致全身及局部毒性,声门上的热损伤等方面。其损伤机制包括上气道的热损伤、有毒气体的吸入、下气道和肺泡的炎症失控、氧化应激、凝血功能紊乱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丧失等。
2.2 诊断
诊断 SI-ARDS需有烟雾吸入暴露史且符合ARDS柏林标准,并除外肺炎、肺栓塞等。通常SI-ARDS多发生于损伤7d内。密闭空间吸入,伴有声音嘶哑、喘息、呼吸困难等症状和口鼻头面部烧伤、口鼻处烟灰炭末、鼻毛烧焦等有利于作出烟雾吸入伤的诊断。支气管镜和影像学检查对SI-ARDS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。
3、治疗与预后
3.1 治疗
包括针对烟雾吸入的原发因素治疗、呼吸道管理和机械通气治疗、液体复苏的管理(SI-ARDS液体复苏中可适当增加补液量,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条件下,维持液体负平衡,同时给予甘露醇、山梨醇等溶质性利尿剂,改善肺水肿)、人工膜肺(推荐对药物及机械通气治疗后仍无效的重症SI-ARDS患者,参考相关适应证标准,及时尽早应用VV-ECMO 或VA-ECMO辅助机械通气治疗)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(SI-ARDS中CRRT不推荐常规使用,但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,推荐CRRT辅助或联合治疗)、营养支持(SI-ARDS患者入院首先应给予营养风险筛查,同时尽早进行肠内营养。其次,SI-ARDS患者营养治疗的重要目标是准确、恰当的补给能量和蛋白)以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处理等治疗。
3.2 预后
SI-ARDS预后与吸入烟雾的浓度、暴露时间、烧伤程度密切相关。研究发现,多达61%的吸入性损伤患者会发展成ARDS,33.2%烟雾暴露者需要机械通气,相关病死率为32.6%,其中38%~60%的患者可发生气压伤、支气管扩张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各种并发症。在烟雾吸入性损伤3~10d后,病死率可高达60%。资料显示,ARDS的严重程度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密切相关,中度和重度ARDS是死亡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,其病死率分别增加了 4倍和9倍。
4、治疗经过及预后
经过积极脏器保护、对症支持治疗,以及多次肺泡灌洗治疗,吴小宝目前转危为安,已经顺利撤机。
复查镜下可见气管粘膜粗糙、肿胀,部分支气管亚支可见粘性分泌物附着,反复灌洗后可有粘稠分泌物吸出,灌洗后通气可。
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显示斑片状、条片状密度增高影,两肺下叶部分肺组织不张(两肺局部炎症,两肺下叶部分肺组织不张,较前有吸收)。
吴小宝目前顺利转出监护室,于普通病房继续巩固治疗。
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,对于儿童来说,由于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,他们更容易受到火灾的伤害。因此,增强儿童火灾安全意识,提高儿童火灾防范能力,对于减少火灾事故和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5、火灾防范教育
5.1 教育儿童认识火灾
要让儿童了解火灾的危害,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后果。可以通过故事、动画等形式,向儿童普及火灾知识,让他们对火灾有直观的认识。
5.2 教育儿童如何预防火灾
教育儿童不玩火,不乱丢火种,不私拉乱接电线,不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等。同时,要让儿童了解家庭中的火灾隐患,如电器老化、煤气泄漏等,并学会如何消除这些隐患。
5.3 教育儿童如何逃生
在火灾发生时,保持冷静至关重要。要教育儿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找到安全出口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逃生。同时,要让儿童了解报警电话和报警方法,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助。
6、家庭火灾防范措施
6.1 安装烟雾报警器
在家庭中安装烟雾报警器,可以及时发现火灾,为逃生和灭火争取宝贵时间。
6.2 定期检查电器和线路
定期检查家庭电器和线路,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。发现电器老化或线路破损时,要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6.3 安全使用燃气
在使用燃气时,要保持通风良好,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气。使用完燃气后,要及时关闭阀门。
6.4 储存易燃物品
将易燃物品存放在远离火源和高温的地方,并确保儿童无法触及。
7、学校和社会的作用
7.1 学校教育
学校应将火灾安全教育纳入课程,通过课堂教学、实践活动等形式,提高学生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7.2 社会宣传
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加大火灾安全宣传力度,通过媒体、社区活动等方式,普及火灾安全知识,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。
7.3 培训演练
组织定期的火灾安全培训和演练,让儿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火灾防范和逃生技能。
儿童火灾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。通过加强火灾防范教育,提高儿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能力,可以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,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。同时,家庭和社会也应采取有效措施,消除火灾隐患,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共同为儿童火灾安全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