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分享
01、主诉
咳嗽3天,咯血2天。
02、现病史
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,呈阵发性,2-3余声/次,有痰不易咳出,以夜间为著,患儿家属未在意,未予诊治。2天前突发出现咯血,每次量多少不等,咯血量最多2ml,约10次,伴胸闷,咳嗽时明显,病程中无气促及明显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,否认异物呛咳史。03、体格检查
T:36.9℃ P:106次/分 R:26次/分 血压85/56mmHg;神志清,精神反应差,左侧大腿内侧及左上臂内侧可见淤斑,眼结膜稍苍白,口唇稍苍白,咽稍充血,双侧扁桃体I°肿大,未见脓点,呼吸平稳,未见三凹征,无鼻翼煽动,双肺呼吸音粗,右肺可闻及痰鸣音及细湿啰音,余无明显阳性体征。04、辅助检查
血尿粪常规、血气分析、肝肾功、心功能、免疫八项、七项呼吸道病原体、结核抗体、PPD试验、结核杆菌效应T细胞检测、贫血标志物、抗核抗体谱(定量)、G实验及GM实验、风湿系列均无明显异常。
凝血功能:PT、INR、TT、DD、FDP正常,APTT43.6s(24~39)
胸部双源CT平扫及增强:未见肺部血管异常。
05、下一步诊断思路该怎么走呢?
(摘自《儿童咯血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》中华实用儿科杂志,2016,31(20):1525-1530)
似乎病人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诊断的方向......
让我们再次回归病史及体格检查:
左侧大腿内侧
左上臂内侧可见淤斑
患儿祖父及父亲存在磕碰后皮下青紫(即瘀斑),长久不消退。
06、完善下一步诊治
邀请儿童血液淋巴瘤病区医生会诊;
完善APTT纠正实验、凝血因子检测、血管性血友病抗原检测。
07、最终诊断
抽丝剥茧,最终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诊断:血管性血友病进行专科规范诊治及随访。血管性血友病
血管性血友病(von Willebrand disease, vWD):是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(发病率 0.5%~1.5%), 但有出血表现者仅占 1%。遗传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;出血模式与血友病不同,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。确诊及分型需检测von Willebrand因子(vWF)抗原及活性(瑞斯 托霉素辅因子活性,vWF R:Co)、胶原结合实验、FVIII结合实验、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、vWF 蛋白电泳等。基因诊断也是诊断手段之一。科室简介
开展业务
1、儿童呼吸、过敏性疾病诊治
2、电子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,肺泡灌洗术、黏膜活检术,引导气管插管等。
3、各年龄段儿童肺功能检测,哮喘规范化管理。
4、皮肤点刺试验及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(包括皮下注射及舌下含服脱敏治疗)
就诊信息
科室位置
病房:南阳市儿童医学中心(光武路与仲景路交叉口)3楼
门诊:南阳市儿童医学中心一楼呼吸门诊
皮肤点刺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室:二楼225室
咨询电话
病区:0377-61609856
郭淼副主任医师:15893562671
张春芝主治医师:152381375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