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南阳市儿童医学中心!
  • 河南省三级甲等
  • 医保定点单位
  • 农合定点单位
关注儿医中心
健康教育
秋季养娃攻略之“秋冻”那些事

 有一种冷,叫奶奶觉的你冷;有一种热,叫妈妈觉得你热.....

  入秋之际,气温骤降,各位宝妈因为孩子穿衣问题而惆怅万分,甚至因此引发家庭矛盾,家庭大战一触即发......

       入秋之后宝宝到底该怎么合理穿衣,今天就来讲一讲孩子“秋冻”那些事。

  近段时间,各大医院及儿科门诊感冒孩子明显增加,其中有不少孩子的感冒是“捂出来的”。家长给宝宝过早、过多捂上厚衣服反而容易致病。因为宝宝体温一般都比成年人高,而且活动量大,但体温调节中枢却不成熟,捂得过多,宝宝出汗后很容易着凉,引起发烧、感冒等疾病。

 冻冻更“健康”

       “孩子感冒并不是因为穿少了,而是因为不适应低温气候,免疫力下降所致。”孩子的抵抗力是在逐渐适应冷环境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。小儿生理特点是“纯阳之体”“稚阴稚阳”。纯阳之体说明小孩子发育迅速,生机旺盛,阴液相对不足,如果过暖则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液,身体对寒冷环境适应能力就会下降,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,并很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;“稚阴稚阳”说明孩子脏腑柔弱,气血未充,筋脉未盛,和成人相比,阴阳二气相对较弱,受凉之后容易引发相关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 秋季早晚温度虽低却不是太冷,正好可以借机对儿童进行耐寒锻炼,正所谓,“要得小儿安,常留三分饥与寒”所以,不妨让他们冻着点儿。尤其是上幼园的孩子,由于经常要活动,穿得太多使宝宝一动就出汗,若不能及时擦干、换上干爽的衣服,更容易着凉生病。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多准备几件小马甲方便随时穿脱,还可以多准备一些垫背巾,当出汗很多的时候衬在衣服里边帮助吸汗。

"秋冻"有讲究:“三暖一凉”

      “秋冻”进行之时如何给宝宝正确穿衣,告诉家长一个小诀窍,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,只要保证“三暖一凉”就可以,一是手暖、二是肚暖,三要足暖,四要头凉。

  手暖:抚摩宝宝手心,如果是温热而无汗,证明穿衣是得当的。

       肚暖: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,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,就会肚子痛,从而损伤脾胃功能、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,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。所以,“肚暖”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,睡觉时围上肚兜,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。

       足暖: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,皮肤神经末梢丰富,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。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,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头凉: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,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,有1/3是由头部发散。如果头部捂得严严实实,反而不利于体热蒸发,特别是当孩子发烧时,更不可捂住头部。

温馨提示:

       “秋冻”要循序渐进进行,不可操之过急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:

添衣循序渐进。

        气候刚转凉的时候,不要立即给宝宝添置过厚的衣服,要循序渐进,逐步添加,这样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能从而有效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。晚上睡觉时,盖被也不要太厚,房间内可以通风换气,这样能让宝宝呼吸道黏膜接触更多的冷空气刺激。

适当进行冷锻炼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、洗脸及喝凉开水(以25℃左右为最宜)的习惯。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,孩子一般都能适应,并且效果显著。

多参加户外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,只要天气许可,就可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活动手脚。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而且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,加强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功能,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增强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。

  中西医结合儿科(儿一科)简介

        本科是诊治儿童呼吸、消化、神经、风湿免疫等疾病的临床综合科室,在西医治疗基础上,配合中医传统疗法,如中药、穴位贴敷、小儿推拿等,缩短患儿病程,改善体质、调节免疫、降低反复感染几率。

       冯晓鹏 主治医师,硕士研究生学历,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,师从四川省名中医刘小凡,胡天成等名老中医,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,南阳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,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,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儿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疑难病历,尤其擅长诊治反复呼吸道感染,免疫力低下,支气管哮喘,咳嗽变异型哮喘,鼻炎,肺炎等呼吸道疾病,以及厌食、抽动症、过敏性紫癜,紫癜性肾炎,腹泻,便秘,夜啼等儿童常见病。


南阳市儿童医学中心 地址:南阳市仲景路与光武路交叉口(光武路25号)
24小时服务热线:0377-616098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