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来越多的新手妈妈,担心宝宝俯卧会导致窒息的发生,更多的让宝宝采取仰卧位睡姿,或者怕宝宝吐奶呛咳让宝宝长时间的单侧卧位睡姿,导致许多的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颅形的异常生长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头颅变形的原因及矫正措施。
婴儿头型为什么可以变化?
刚出生的宝宝,头颅骨还没有完全骨化,每个骨片之间有一定的生长空隙,宝宝的大脑组织也在不断地发育成长,此时,头骨可塑性比较强。
颅骨分为脑颅与面颅两部分,颅骨位于后上方,由8块脑颅骨组成;面颅由15块面颅骨组成,构成颜面部分。出生时脑颅是分开为多块的,其间有多个囟门和颅缝连接;大脑生长时,颅缝间形成新的骨质,囟门和颅缝逐渐闭合。
随着宝宝的成长,头骨的硬度不断变大,头骨的骨缝之间结合越来越紧密。当宝宝成长到12月-18月时,前囟就会闭合,头型也就定型了,以后也很难再有所改变。
所以,这也是很多家长格外关注新生儿头型的原因。
哪些原因会导致头颅畸形?
·不正常睡姿:局部受压时间长
·早产儿:早产儿头骨较足月儿更软
·先天性肌性斜颈:睡姿偏向
·宫内受限性体位:在多胞胎中常见
·颈椎畸形:导致局部头颅受压
·产伤:出生时变形
·颅缝早闭:局部生长受限
哪些属于异常头型?
1岁以前,因为睡姿问题,很可能造成宝宝偏头,但这种并不会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发育。
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头颅畸形,在医学上,头颅畸形常分为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和非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。
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:指的是因遗传、外界压力、颅脑发育不良以及后天环境相互作用引起过早骨缝闭合,骨缝闭合会明显限制脑组织的生长,从而使患儿出现智力、学习能力、语言沟通等障碍,一般通过手术来矫正。
非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:是指婴儿期发生的睡眠姿势、体位和外力有关的非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。
出生后睡姿不当是其主要原因,可以通过改变睡姿来矫正。
可以根据形状来区分不同的头颅异常:
1.斜头:又叫偏头,常发生于侧向一边睡的婴儿,使得头部变得左右不对称。
2.平头:又叫短头,头型为平或短的特征,常发生于过度仰卧的婴儿。
3.平斜头:平头与斜头的混合型特征。
4.长头:发生在脑部的左右方,头型呈较长且较窄的特征,又叫舟状头。常见于习惯左右侧睡或趴睡的婴儿。
头颅畸形有哪些危害?
斜头异常生长导致的解剖结构改变包括受压侧前额突出、同侧耳位前移、对侧枕部突出,以及对侧前额平坦;短头异常表现为宝宝枕部平坦且头很宽,有时还可能出现双侧前额凸起、头顶部过高等情况。
不对称的面部和头型可能导致孩子社会适应性不良。而且,研究证明,头型异常可能与神经发育延迟同时出现,造成婴儿平衡感、注意力、专注力差,也可能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生率。因此,定期的体格检查、定期头型监测以及合理干预变得尤为重要。
头颅畸形应该怎么办?
如果发现3个月内的宝宝出现颅形异常,在排除疾病因素后,家长应对宝宝进行睡姿纠正,改变原有习惯性睡姿,帮助宝宝建立新的习惯,多睡凸出部位,减少对扁平区域的压力,从而达到补偿性生长,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实际上,对于非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以及我们眼中“不完美”的头型,睡姿矫正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。
4-15个月龄中到重度头型异常的婴儿,如果保守治疗不能得到改善,可至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进一步评估,必要的话需佩戴头盔进行矫正。
头盔也叫头颅矫形装置,在美国头盔治疗非骨缝闭合性头颅畸形是一种常规治疗。
头盔疗法对斜头及平头畸形有明显的矫正效果,伴有面颅畸形的患儿在佩戴头盔后,面颅畸形也会得到改善。
不过,是否有佩戴矫正头盔的必要,需要医院进行评估决定。
福利内容
门诊地点:
儿童保健门诊董明瑛副主任医师:0377--61609721
业务范围:生长发育门诊对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进行动态连续监测,包括体重、身高、头围、营养、智力等发育指标的评估,采用“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”对儿童体格、营养、智力发育等进行全面分析,定期对体格发育、营养和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定评价,提供系统保健干预指导。
高危儿-营养喂养门诊
陶炳铜副主任医师:0377--61609075
业务范围:擅长头型异常的评估与指导;对儿童消瘦、偏食/挑食、肥胖/超重、佝偻病、贫血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性疾病防治;针对早产儿及有其它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开展健康管理专科服务。从生长状况、营养状况、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随访、评估与干预,促进早产儿、神经运动障碍及其它生长发育偏离高危儿的早期综合发展。
营养门诊
王颖医师:18537760509业务范围:进修于河南省儿童医院,擅长生长发育评估、高危儿随访及早期干预、婴幼儿营养评估及喂养指导,头型异常的评估与指导,婴幼儿睡眠障碍,常见营养性问题辅食添加、营养性贫血、佝偻病、微量元素缺乏症疾病、牛奶蛋白过敏、乳糖不耐受等疾病的规范诊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