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蛇咬伤
近日,我院PICU收治两例被毒蛇咬伤患儿,家属冷静应对,携带毒蛇照片前往医院,为医生判断蛇种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同时,及时给予抗蛇毒血清应用,目前患儿一般情况良好。
图片可能引起不适,请谨慎浏览!
患儿被咬的手部
这起事件不仅令人后怕,也提醒我们需要掌握蛇咬伤急救知识!
蛇 咬伤的现实危险
我国每年被蛇咬伤者达10万人次之多,死亡率高达5%-10%。毒蛇咬伤不仅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、截肢等严重后果,甚至可能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。
即使是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。专家指出,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,咬人时注毒量可能相对较多,而且小蛇更具攻击性。
识别毒蛇咬伤的关键
毒蛇与无毒蛇咬伤有显著区别。
无毒蛇咬伤,伤口常见多个细浅齿痕,呈椭圆形排列,仅伴有轻微出血和疼痛。
毒蛇咬伤,伤口多留一对深齿痕,局部迅速出现明显肿胀、麻痒、剧痛,可能出现水疱、出血和组织坏死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神经毒类毒蛇(如银环蛇、金环蛇)咬伤后,伤口可能不红、不肿、不痛,或仅有轻微麻痒感觉,牙痕小且不清楚。
现场急救“四不要”
被蛇咬伤后,现场急救至关重要,但一定要避免以下错误做法:-
不要用嘴吸毒:口腔黏膜可能吸收毒素,导致施救者中毒。
-
不要切开伤口: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血管、神经,加速毒素吸收和感染风险。
-
不要随意捆扎:尤其是过紧的止血带,错误捆扎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。
-
不要迷信偏方:草药、冰敷、火烤伤口等做法不仅无效,还可能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。
正确急救的“四要”
1、立即脱离:迅速远离蛇所在区域,避免二次咬伤。
2、制动伤肢:立即坐下或躺下,让受伤肢体保持在心脏水平以下,并限制活动。
3、解压束缚:迅速去除受伤部位的戒指、手表、较紧的衣裤等物品。
4、紧急送医: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或尽快前往有蛇伤救治能力的医院。
医疗专业救治规范
根据《蛇咬伤诊疗规范》和最新指南,医疗机构的专业救治包括:
抗蛇毒血清是对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药物。应遵循“尽早足量、及时追加、同种专一、异种联合”原则。前往医院时,如果可能,安全地带上蛇(已死或活蛇),或者拍摄蛇的照片,这将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蛇种。
所有中毒患者,不分性别、年龄或体重,首次应给同等剂量的抗蛇毒血清。儿童血容量少,毒素浓度更高,用量和成人一样。
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无绝对禁忌。即使过敏史阳性,在严重中毒情况下,医生也会在严密监护和应急准备下给药。
预防蛇咬伤
预防远胜于治疗,以下是有效的防蛇措施:
1、定期检查家中的洞、坑、缝隙,及时清理家中杂物、屋前屋后的杂草,日常注意关闭门窗。
2、外出踏青要选择有人管理的草坪、公园和道路,若在浓密的草丛中穿行,可以用棍子左右拨草,避免踩到蛇。
3、行走时优先选择大路,不擅自穿行小路,不穿拖鞋、凉鞋,全程集中注意力,不看手机,留意脚下路况。
4、遇到毒蛇切勿慌乱,至少保持一个蛇身或一公尺的安全距离,不要惊扰它,悄悄地离开。
5、我院深入开展蛇伤规范救治,全面提升了蛇咬伤精准诊治水平。我院具备抗蛇毒血清,完全可以满足本地区各类毒蛇伤的救治。毒蛇伤后如果出现呼吸问题及循环问题,以及其他脏器问题,我院可进行人工肝,人工肾,以及人工心肺替代治疗技术,为广大群众健康保驾护航!
儿童PICU
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-儿童医学中心PICU经过近10年的发展,现有医护近30人,科室骨干人员均通过美国心脏协会BLS、PALS和美国儿科基础危重症支持PFCCS培训,其中2名医师拥有美国PFCCS培训课程导师资质,主要收治生后28天到18周岁的危重症患儿,科室配备各种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(多台呼吸机、支气管镜、彩超仪、儿童血液净化机、ECMO机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、动态视频脑电监护仪等),独立开展儿童血液净化技术(“人工肝”技术、“人工肾”技术、血液灌流、血液透析滤过等)、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(俗称“人工心肺技术”)、重症超声、支气管镜、脑电等技术,能够满足各种急危重症儿童的救治;使医疗救治向儿童重症亚专科发展(神经、呼吸、循环、感染、营养、创伤等),儿童危重症救治更精更专。从治病救人初心出发,不断完善急诊急救大平台的设计和更新,贯彻“大急诊、大急救”理念,以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,儿童医学中心设立儿童专科120急救站,将儿童院前急救、急诊急救、ICU救治体系无缝链接,即“呼救即抢救,上车即入院”实现急救信息互联互接,无缝联动,将“专科技术向急诊前移动,急诊技术向院前前移,院前急救向现场前移,急诊向公众社会前移”,及时救治危重症儿童,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,明显改善预后,一直获得南阳市区及县市级的认可及信任,并于2023年荣获“南阳市优秀学科团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