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安全无小事
高空坠落
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词汇
高空坠落是0-14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第一原因
发生悲剧的概率极高
争分夺秒的抢救
近期,我院PICU接诊了一名120急救车送来的4岁患儿,在约4米高的二楼玩耍时意外坠落,家属发现时已昏迷,呼之不应,颜面苍白,口唇发绀,遂急拨打120送入我院。患儿情况危急,生命体征极不稳定。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,PICU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。全面评估与急救措施
医护人员立即展开了全面评估和急救措施,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。
呼吸系统:呼吸微弱,不规则,鼻导管吸氧下经皮测氧饱和度不稳定,双肺可闻及湿啰音。
神经系统:昏迷状,双眼右侧凝视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射极迟钝,生理反射存在,肌张力查体不配合,头部可触及肿大包块。
循环系统:口唇稍发绀,颜面苍白,四肢末梢凉,CRT3s,血压129/80mmHg。
患儿病情重,生命体征不稳定,立即进行经口气管插管,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。为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进行了有创血压监测,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。
高空坠落伤易出现颅脑出血、椎体损伤、腹腔脏器出血,立即开启绿色通道,进行了详细的影像学检查,存在颅骨骨折,脑挫裂伤,头皮下血肿,两肺挫伤,锁骨骨折。
多学科协作,制定详细治疗方案
在初步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后,PICU赵静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。包括持续机械通气、充分镇静镇痛、亚低温脑保护、预防脑水肿,抗癫痫药物的应用、改善脑循环、稳定血压、预防出血、锁骨固定、护胃、预防肺部感染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,以及预防继发性脑损伤的综合措施,监测颅脑影像学,警惕迟发型脑出血。同时MDT团队每天详细查体及评估患儿各脏器功能,发现问题,尽早干预,降低患儿致残率。经积极治疗3天后,患儿意识好转,但反应差,表情及目光呆滞,肢体无力,活动度差,头部可左右摆动,出现了颅内迟发型出血?脊髓损伤,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患儿意识障碍?充分评估患者病情,做好各项准备,决定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下带患者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。庆幸的是,患儿并没有颅内大出血及脊髓损伤存在,但发现多发出血灶,考虑弥漫性轴索损伤可能。
患儿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,继续积极止血、营养神经、改善颅脑循环,同时康复科团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功能评定,并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避免遗留后遗症。
经治疗10天
多学科协作:凝聚力量的战斗
在整个救治过程中,我院MDT团队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各司其职,紧密协作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,提供全面的医疗支持。不仅用专业技能挽救了患儿的生命,更用爱心和耐心给予了患儿及其家属巨大的精神支持。护理人员细心照料患儿,为他提供最温暖的关怀,每天都会给患儿讲故事,鼓励他坚强勇敢;经过二十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,患儿治愈出院。
感人的瞬间:医患情深
出院10天后,家属携带患儿特地送来锦旗以表感谢。她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,连声道谢:“谢谢你们,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!”
家长要注意
每位家长都是预防孩子高空坠落的第一责任人,应定期对家中家具及装修进行检查(如阳台的栏杆缝隙大、飘窗没有防护、窗边有桌子和床、公共楼梯等防护设施不到位等),杜绝侥幸心理。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,告诫其不要在危险的高处玩耍,并从改善环境着手,采取预防性措施,给孩子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,谨防坠落事故发生!结语
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承诺。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团队始终秉持着“一切为了孩子”的核心理念,以专业的技能和无私的关爱,为每一个患儿创造生命的奇迹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诊疗水平,守护更多孩子的健康与未来。